08级化学系 仪器分析实验安排(2010年9月)
一、实验安排表
周次 编号 | 一 | 二、三 | 四、五 | 六、七 | 八、九 | 十、 十一 | 十二、 十三 | 十四、 十五 | 十六、 十七 | 十八 |
第1组 | 实 验 讲 解 | (1)/⑧ | ② | ④ | ⑥ | (9)/(10) | ⑤ | (7)a/b | (11) | 考试 |
第2组 | ⑧/(1) | ③ | ⑤ | (7) | (10)/(9) | ④ | ② | (12) |
第3组 | ② | ④ | ⑥ | (9)/(10) | (11) | (5) | (7)b/a | (1)/⑧ |
第4组 | ③ | ⑤ | (7) | (10)/(9) | (12) | ⑥ | (11) | ⑧/(1) |
第5组 | ④ | ⑥ | (9)/(10) | (11) | (1)/⑧ | (7)a/b | (3) | ② |
第6组 | ⑤ | (7) | (10)/(9) | (12) | ⑧/(1) | (6) | ④ | ③ |
第7组 | ⑥ | (9)/(10) | (11) | (1)/⑧ | ② | (7)b/a | ⑤ | ④ |
第8组 | (7) | (10)/(9) | (12) | ⑧/(1) | ③ | (2) | ⑥ | ⑤ |
第9组 | (9)/(10) | (11) | (1)/⑧ | ② | ④ | ③ | (5) | ⑥ |
第10组 | (10)/(9) | (12) | ⑧/(1) | ③ | ⑤ | ② | (6) | (7) |
第11组 | (11) | (1)/⑧ | ② | ④ | ⑥ | (12) | ③ | (9)/(10) |
第12组 | (12) | ⑧/(1) | ③ | ⑤ | (7) | (11) | (2) | (10)/(9) |
第13组 | |
说明:
1. 实验编号说明:(1)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饮用水中的氟;(2)、② 阳极溶出法测定头发中的锌;(3)、③ 光度-化学计量法测定饮料中混合色素的含量;(4)、④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面粉中的核黄素;(5)、⑤ 红外光谱的测绘和定性分析;(6)、⑥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奶粉中的钙;(7)原子发射光谱摄谱法定性分析;⑧ 核磁共振法定量测定酚氨咖敏药片中各组分;(9)气相色谱的保留值法定性分析及归一化法定量;(10)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野菊花挥发油中龙脑和樟脑的含量。(1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防腐剂和甜味剂;(12)毛细管区带电泳分析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条件确定。
2. 实验编号①、②、③、… 安排在化学西楼;编号(1)、(2)、(3)、… 安排在化学楼。
3. 表格中的斜杠“/”表示“上/下午”,例如:“(1)/⑧”表示上午做实验(1),下午做实验⑧。
4. 带教老师,②、④:陈惠;③、⑥:王丛笑;⑤、⑧:任楠;(1)、(7):傅正文;(5)、(6)、(9)、(10):张晋芬;(2)、(3)、(11)、(12):雷杰。
5. 第10/11周为自带样品周,至少提前两周跟10/11周带教自己实验的老师商量、拟定方案,自带样品的前处理应该与原实验中样品处理方法类似,不需要额外试剂、仪器等。
6. 学生实验报告要在第二次实验时或者之前交,最后一次实验,鼓励学生当场交报告,最晚不能超过第十八周星期二(2011.1.4),否则会影响带教老师给成绩。
7. 本学期,每一组同学都会少做十二个实验中的二个,鼓励大家根据个人需要在第16/17周的空闲时间补做没有安排到的实验,需要提前四个人一组跟带教老师预约、安排时间。补做的实验不计分数。
二、学生实验排号
双周三
编号 | 姓 名 | 编号 | 姓 名 |
第1组 | 李一峯 | 傅展辉 | 王 康 | 郑旦庆 | 第2组 | 范子琦 | 陈黎明 | 李璀灿 | 吴 双 |
第3组 | 李新宝 | 陆继辉 | 冯陈丽 | 李怡欣 | 第4组 | 李 腾 | 帅晶亮 | 陆天宇 | 乔司雨 |
第5组 | 包 力 | 吴 非 | 赵东金 | 黄诚贇 | 第6组 | 秦振清 | 王梦依 | 蒋 孛 | 李 响 |
第7组 | 马入林 | 谢 辰 | 郑小希 | 石 潇 | 第8组 | 王柳依 | 郭骏超 | 胡克宬 | 谭庆喆 |
第9组 | 盛维琪 | 赵 曼 | 王元骊 | 沈 斌 | 第10组 | 贾鼎嗣 | 顾书帆 | 丁盛达 | 黄江铭 |
第11组 | 邹路遥 | 王智勋 | 曹 晖 | 邱丽丽 | 第12组 | 修力琛 | 姜晓宇 | 闫杜鹃 | |
第13组 | | | | | 合计 | 人 |
单周三
编号 | 姓 名 | 编号 | 姓 名 |
第1组 | 刘畅 | 江 航 | 朱彦润 | 张 亮 | 第2组 | 王峥嵘 | 胡韫韬 | 刘宇晨 | 包翔宇 |
第3组 | 都 薇 | 程中桦 | 刘珍玺 | 汤一鸣 | 第4组 | 石瑜婷 | 胡凌伯未 | 王 寒 | 王 海 |
第5组 | 赵黄强 | 王 焘 | 王宇骅 | 张校捷 | 第6组 | 朱幸俊 | 马思敏 | 裴钟珉 | 陈 曦 |
第7组 | 柏诗哲 | 郑 石 | 徐桑慧 | 邹丛书 | 第8组 | 陈飞洲 | 陈国应 | 周宇恒 | 陈嘉润 |
第9组 | 高 远 | 祁彦博 | 敖 婕 | 宋 晶 | 第10组 | 丁 骏 | 金奕聪 | 王尧 | 牛景泽 |
第11组 | | | | | 第12组 | | | | |
第13组 | | | | | 合计 | 人 |
三、实验室安排
| 实验室 | 实验内容 | 预备室老师 |
化学楼 | 324室 | (1)、(2)、(9)、(11)、(12) | 唐钢锋 (330房间) |
313室 | (3)、(4)、(5)、(6)、(7)、(10) |
化学西楼 | 404室 | ②、④ | 邹洁(405房间) |
406室 | ③、⑥ |
419室 | ⑤ |
421室 | 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