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喜报┋复旦学子在第十八届上海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暨实验创新设计竞赛中喜获佳绩
发布时间:2024-07-17 

712-14日,博迅杯第十八届上海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暨实验创新设计竞赛在上海理工大学(军工路校区)举行。在本届化学实验竞赛中,我系三22级本科生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操作技能,在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长三角地区18高校的54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特等奖(何林堃)、一等奖(冯文昊、刘睿娴)的优异成绩。


化学实验竞赛赛事采用实验理论知识笔试和实验操作考核相结合的考查方式。实验理论知识既涵盖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四个二级学科的实验理论知识,也融合了学科之间的交叉知识,主要考察参赛学生对化学实验中的实验安全和实验理论基本知识;实验操作考核分为无机合成与分析实验、有机合成实验和物理化学实验,主要考察参赛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和方法。

第三届上海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决赛与实验竞赛同期进行。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分为新创实验设计已有实验改进设计科普实验设计三个赛道。经过前期的参赛作品征集和初赛函评,三位化学教育权威专家担任作品函评与决赛答辩的评委,并采用了全盲形式进行评审。713日,26支参赛队伍78名同学采用线上方式参加决赛答辩。由第二届复旦大学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选拔报送的两个项目分别荣获特等奖和二等奖,分别是:本科生侯天衡、安家耀、李秋彤的已有实验改进设计作品“旧友新知——二苯甲酮的光催化还原偶联反应”(指导教师:匡云艳、周伟)荣获特等奖;程宏宇、陈久全、郑伊凡的新创实验设计作品“稀土发光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指导教师:石梅、辜敏)荣获二等奖


匡云艳老师作为特等奖获奖作品指导教师代表发言,她希望学生勇于探索未知,敢于突破常规,从比赛中汲取营养,在学科交流中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匡老师也感谢赛事组委会为参赛师生创造了师生同频、创造革新的机会。她也希望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关注赛事,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


实验教学是学校培养创新型综合型人才的重要载体,化学系和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对学科竞赛。在竞赛准备阶段,特邀请刘永梅、匡云艳、赵滨三位长期驻守实验教学一线的老师在暑期对参赛选手进行了强化训练,特别是三位二年级本科生尚未修完合成化学实验和物理化学实验,指导教师和参赛选手均投入了较多的精力和时间。努力付出总有回报,非常感谢各位指导教师同时也祝贺参赛选手。

 

【赛事介绍】

上海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暨实验创新设计竞赛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上海理工大学承办,上海市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协办。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长三角地区18所高校的54名同学采用线下方式参加第十八届上海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26支参赛队伍78名同学采用线上方式参加第三届上海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的决赛项目答辩。大赛旨在全面检验和展示近年来各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果,强化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探索和优化新时代培养创新性化学人才的思路、途径和实施办法,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