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分和物化实验(上)

课程代码

CHEM130005.01

编写时间

2010.9.1

课程名称

仪器分析和物理化学实验A(上)

英文名称

Instrumental Analysis and Phys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s

学分数

2

周学时

3

任课教师
/
课程负责人

雷杰

开课院系

化学系

预修课程

普通化学和实验、分析化学A)和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实验、分析化学A),普通物理和实验。

课程性质:
            
文理基础课程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实验技能和结果处理方法,了解不同仪器、分析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对于未知样品,学会正确选择各类仪器及分析测试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为今后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基本内容:本实验课程包括电化学分析法、光学分析法和色谱分析法三大部分。以成分分析实验为重点,兼顾有机物波谱分析。其中电化学分析法包括有:电位分析法、溶出伏安法。光学分析法实验内容有: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红外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发射光谱法。色谱分析法则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

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不少于5种)

作者

教材或参考资料名称

出版社

出版年月

吴性良、朱万森 主编

《仪器分析实验》(第二版)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仪器分析实验编写组编,

吴性良、朱万森修订

《仪器分析实验》(修订版)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7

张剑荣, 戚苓, 方惠群

《仪器分析实验》

科学出版社

2002

吴性良 朱万森 马林

《分析化学原理》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朱世盛

《仪器分析》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3

Douglas A. Skoog. etc.

Fundamentals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1998

教学进度安排:
   
   
本课程共54学时,根据学生人数和仪器设备情况,从下述实验中选出约十个实验,打*的为选做实验,其余的为必做实验。学生分单双周循环,每周做一个实验,一个实验做一天,每个实验为3学时,另安排3学时实验讲课、3学时的拓展实验或设计实验及3学时实验考查。内容如下:
   
实验一  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饮用水中的氟

实验二  阳极溶出法测定头发中的锌、铜、铅、镉

实验三  光度-化学计量法测定饮料中混合色素的含量

实验四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面粉中的核黄素(VB2

实验五  红外光谱的测绘和定性分析

实验六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奶粉中的钙

实验七  原子发射光谱摄谱法定性分析

实验八  气相色谱的保留值法定性分析及归一化法定量

实验九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野菊花挥发油中龙脑和樟脑的含量

实验十  高效毛细管电泳

实验十一  核磁共振法测定酚氨咖敏药片中各组分

实验十二* 分光光度法测定室内空气中的甲醛

实验十三* 脉冲极谱法测定人发中的痕量锌

实验十四* 漫反射红外光谱法定量测定苯甲酸中的间硝基苯甲酸

实验十五* 新鲜绿叶蔬菜中叶绿素ab的含量测定

 

考核方式:

以平时实验成绩为主,每个实验分别评分,以期末笔试考核为辅,期终综合平时实验成绩和笔试考核成绩进行总评。

本课程历史沿革

上世纪60年代初,复旦大学化学系进行了重大的课程改革,其中之一是在化学系中,率先开出了仪器分析实验(当时称为《分析化学实验》)的基础课程,在复旦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研室全体成员的努力下,开出了一批教学实验,编写了实验讲义,建立了每次能容纳32名学生,每人独立操作,进行同时大循环轮流实验的仪器分析教学实验室。实验室除了少数的成套商品仪器外,其余的都是实验室自行组装或制作的。教学效果极佳,受到了教师、学生的欢迎。实验课程主要由朱世盛、陈剑宏主持,自编讲义,一直开设至1966年。

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以后,实验单独设课,改名为《仪器分析实验》,由吴性良、汪乃兴、邱德仁等负责重建,组织多名教师参与编写讲义,内容作了重大改变,并于1979年开出本课程。并多次在全国不同性质的化学会议上,介绍开设仪器分析实验基础课程的做法和经验,得到了一致的肯定。随后,1983年受国家教委(现教育部)委托,举办仪器分析实验基础课程培训班,获得好评。推动了国内各综合大学化学系开设仪器分析实验基础课程建设。课程处在国内领先地位。

在编写讲义的基础上,于1986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仪器分析实验》教材,随后,由吴性良、朱万森等修订,于1988年出修订版,并于199211月获得第二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教委二等奖,在同类教材中享有盛誉。

1994年起该课程更名为《分析化学实验A》(下)。2000年起,根据化学系教学改革总体方案,又更名为《仪器分析和物理化学实验》(上),课程内容又作了重大改革。着手全面更新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紧跟学科发展,紧密联系社会热点问题(环境、食品、健康等)。实验更新率达70%以上,实验设备的更新率达100%。课程带教方面,遵循课程的传统做法,并开展“三允许”,因材施教的探索,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课程教学继续处在国内领先地位,接近国外先进水平。

2006年,在朱万森、张晋芬和高翔等的协调和努力下,结合原来老化学楼的仪器与综合化学教学实验中心的部分仪器,将原来化学系(约120人)需要安排在两学期的实验并入了一学期开设。

2007年,课程荣获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2008年,由吴性良和朱万森主持出版《仪器分析实验(第二版)》。

2010年,课程组获得复旦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成果名称:注重实际应用,立足能力培养——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2012年,课程与《化学分析实验》合并为《分析化学系列实验》,申请得“2012年上海市精品课程”。

1978-1986年课程由吴性良主持,1987-1992年由朱万森主持,1993年至2000年由袁双生主持。2000年,先后由吴性良、朱万森、袁双生和马林主持。2007年起由雷杰主持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