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贯彻复旦大学 “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 的办学理念,加强对本科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科学素质的培养,复旦大学化学实验实验中心成立之后,在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的改革与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在总结了化学系多年来化学实验教学的经验基础上,考察并吸取了国内外优秀实验教学经验,提出了以实验技术要素为主线规划实验教学体系的基本思想,以“重组课程体系、精选实验内容、改进训练方法、抓好基础技术、加强能力培养、注重创新精神”的总体原则对现有化学实验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更新、重组、综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经过几年的努力探索,逐渐建立和完善了一套针对于不同专业背景学生需求的全新的实验教学体系。
    根据学生的来源及教学要求,我们将实验中心的实验课程分成三类:
1) 平台实验课程
    2003年, 根据复旦大学有关本科阶段进行通识教育的教学总方案,实验中心重新调整了普通化学实验课的设置及内容,为全校理科、医学类一年级学生开设了全新的“普通化学实验”(必修课)。同时还为全校其它理科及文管类本科生开设 “大学化学实验”(公共选修课)。
    以上实验内容全部为重新设计,其中60%与社会应用相结合,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如采用废饮料罐制备明矾、珠光洗发香波的制造、蔬菜叶中的色素的提取与分离,聚苯胺的电化学合成与电显色,可乐中磷酸含量的测定等。
2) 化学类专业实验课程
    设立基础化学实验和综合化学实验两阶段,每阶段设立若干门课程,在低年级基础阶段,开设分析及无机化学实验、合成化学实验、仪器分析与物理化学实验三门课程,高年级阶段开设综合化学实验。各课程实验内容分为基本实验、拓宽实验、设计性实验三个层次。不同层次内容对学生的要求有所不同,学生修读方式也有所不同。
    专业教育阶段为化学类专业二、三年级学生开设了更新整合后的基础化学实验系列课程,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18个实验)、“合成化学实验”(16个实验)两门以化学操作为主体的实验及“仪器分析实验”(12个实验)、“物理化学实验”(16个实验)两门以仪器手段为主体的必修实验课程。课程的主要实验内容见附件1。其中新设计的实验占40%。综合化学实验中,30%为设计实验、50%为综合实验,20%为创新性实验。
    课程开设过程中每一个学生必须完成实验的必做部分,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验实际情况,对部分学生增加拓展实验和研究型实验内容,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教育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如在仪器分析实验中,学生在完成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氟的基本实验后,开展针对牙膏中含氟量的测定,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教学。在合成化学实验中,在每学期的实验中均安排了研究型训练实验,如在合成化学实验(上)中教师将自己科研中的一些研究设计成研究型实验“二芳基醚的合成——芳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如何开展科学研究,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整个实验过程,然后集中大家的数据以论文形式完成实验报告,学生通过实验中受到了初步的科研训练,巩固了所学知识,还了解了许多已接触到的实验技术在研究中的应用(如TLC技术跟踪反应等),受到学生的肯定和欢迎。
    实验中心在学生们完成了基本化学专业实验训练之后,根据学生已学的实验课程,开设社会实践课程,选题内容结合社会实际,如黄兴绿地中水质调查、水产品中的污染物调查、室内空气中污染物测定及防治等,进行研究性的实验教学,使学生了解并初步实践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实践活动。
3) 近化学类类实验课程
    本着同样的原则,将原来以四大化学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实验课程,重组精选为无机及化学分析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两门。在教学中注意各专业学生背景的不同,有目的地选择一些与与这些专业相结合的实验,如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从蔬菜中提取叶绿素、从牛奶中提取乳糖及酪蛋白及分析鉴定和绿色氧化法制备环己酮等,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相关性。    

    除以上各类实验之外,中心开设了开放实验课程,选择一些拓展性、综合性和研究性的实验,供那些对化学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周末或其它课余时间选做,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素养。